C114訊 3月1日消息(焦焦)隨著千兆網絡的高速發(fā)展,FTTR作為千兆光網家庭領域的二次光改,已進入發(fā)展快車道。2023年國內FTTR招標規(guī)模已超千萬套,千兆光網不僅在家庭場景,在校園、酒店、企業(yè)園區(qū)、直播基地、沿街商鋪和工業(yè)制造等領域也有場景化解決方案和豐富的商用經驗,全面轉向由云網共建的數字化智能化生態(tài)化產品體系模式,助力光聯(lián)百業(yè)賦能數字化轉型。
2024年2月29日,由CIOE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聯(lián)合C114通信網舉辦的大型線上研討會的首場論壇“FTTR光聯(lián)百業(yè):賦能數字化轉型”如期舉辦。在論壇上,鄭州航空工業(yè)管理學院信息管理中心副主任付永華發(fā)表了“FTTR點亮美好校園,驅動高質量航空航天大學建設”的主題演講。
校園網絡建設的四大背景和八大問題
付永華介紹,鄭州航空工業(yè)管理學院始建于1949年,目前有28000余名師生。學校設有3個校區(qū)(家屬院),分別位于不同地點。在開展全光網絡建設之前,學校的網絡主要分為四部分:學校自建校園網、三方投建的無線網絡;部分二級單位建設的專網,如安防專網、標準化考場專網等;運營公司建設的內部網絡,如電力管理網絡等。由于師生人數較多、校區(qū)眾多且距離遠等客觀原因,從而導致網絡場景日益增多,網絡需求日益復雜。
目前,國家政策對校園網絡有了具體的指導意見,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下,學校也正全面扎實地推進高質量的航空航天大學建設。河南省教育廳印發(fā)的《河南省本科高等院校信息化發(fā)展水平評估指標暫行》中明確指出:要開展全光網改造等特色應用。同時,學院新一輪“銀校合作項目”剛剛開啟,有充裕的資金開展全光網建設。上述既是學校網絡建設的契機,更是支持。
付永華分享到,學校分析排查了校園網絡所存在的問題。付永華指出,“這些問題不僅是我們學校的問題,也是很多傳統(tǒng)高校網絡問題的縮影。”經排查,學校網絡目前所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:1、橋架內網絡線纜交織復雜;2.弱電井存在安全管理隱患;3、有線網帶寬不足小馬大車;4、宿舍內無線取電安全威脅;5、安全協(xié)查通報頻繁,網絡病毒阻斷效果不佳;6、運維效率低下影響網絡穩(wěn)定;7、網絡合作運營困難,缺乏有效合作機制;8、部分角落和樓層間隙網絡覆蓋不足。
量身打造校園FTTR
針對排出的網絡問題,學?偨Y并提出了全光網建設的3個應用場景及要求:承載場景豐富、運維場景簡便、運營場景精細。
付永華介紹,經分析討論,學校決定采用以下網絡建設方案:1、采用全光組網,確保網絡易擴展;2、采用兩層架構;3、采用混纜取電,安全方便。
對于老舊家屬樓采取將全光匯聚交換機替換為無源透明匯聚設備,從而實現中間層無源,橋架整潔規(guī)范,無安全隱患。對于教室采取新增業(yè)務終端,室內就近布線即可,具有施工成本低,工期短,新業(yè)務上線快等特點。對辦公室采取:小辦公室部署有線無線一體化光面板AP,大辦公室部署辦公桌面交換機,不但美觀,而且安裝靈活,真正實現辦公自動化。對宿舍樓采取樓棟部署恒星主機,通過新型混合纜給光AP供電。使用POE協(xié)議和AP協(xié)商供電,獨立對AP進行上下電管理。
此外,在校園室外采取部署時光主機到對應配電箱,直連交換機,交換機通過光混纜POE++取電;交換機反向給無線AP和監(jiān)控設備POE供電和數據傳輸。這一部署的優(yōu)點在于只需一根線纜施工簡單,弱電傳輸;每個設備接入方式一致,排查故障更簡單。
通過以上應用場景的實際使用情況,付永華認為:“學校全光網絡建設,不但承載了學校豐富的場景,而且提供了簡便的應用方式!”例如:有線無線全網SDN,SDN全網管控使運維效率提升65%;即插即用、三步上線,2-3分鐘即可完成設備上線;以及全光鏈路故障檢測、全光鏈路智能感知,一人一手機一鍵定位,故障恢復時間減少到30分鐘。
此外,在運營場景方面,考慮到用戶海量接入需求,可做到切換無感知、一次認證全網通行;支持各場景訪問設置;同時,還設置了豐富的計費策略,兼容廣泛、策略靈活。
FTTR構筑綠色校園網絡,賦能增效校園生活
付永華介紹到,目前學校的全光網建設已經取得初步成效:首先,部分教學樓網絡已升級至:100G到樓、10G入室,帶寬提升了10倍,給各類教學提供了充足的帶寬保障,提高教學效率。第二、高帶寬網絡還支持實時互動式教學,使得隨時隨地的異地同步教學、遠程實踐教學成為可能。第三、全場景化WiFi6無線IP網絡全覆蓋,有效支持各類智慧教學業(yè)務的開展。第四、在宿舍區(qū)域集中低壓供電,完美解決了宿舍區(qū)偷電問題,消除隱患。第五、
全網采用以太架構,全網設備統(tǒng)一管控,故障可及時恢復。第五:使用的光纖直達AP設備體積小,既美觀又整潔,不僅傳輸距離遠,且抗干擾能力強,實現校園網無縫覆蓋。第六、無源透明匯聚設備免維護。第七、實現了安防體系實時監(jiān)控管理,快速人臉識別及傳輸,方便管理人員快速處理。第八、實現了教學設備的互通互聯(lián),助力教學改革。
最后,付永華總結到,通過全光網的初步建設,點亮了美好校園,構筑了綠色的校園網絡。給全校師生的工作、學習和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,為學校的教學、科研、管理、服務、決策等賦能增效。但各高校還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和需求,規(guī)劃設計屬于自己的全光網絡建設方案。